首 页

目 录








《心经》释义

作者: 覃浪峰  发布时间:2023-09-04  查阅次数:568 次

《心经》原文:1、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释义:

观自在菩萨

菩萨,是佛学文化中的一种人格范式,犹如道家文化的“真人”、儒家文化的“君子”、基督教文化的“圣徒”。

人格范式,是文化的产物。有文化的人,就是从“文”中“化生”出来的人。所以,一个文明人的诞生,不仅诞生于生物细胞,也诞生于文化。一个人如果仅仅是自然地生长,其人格将是本能的、野蛮的。人必须通过文化的教化,人格才能成熟。所谓人格成熟,就是人格品质的完善。比如,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人格范式——君子,君子如玉,玉有五德:“温润而泽,有似于智;锐而不害,有似于仁;抑而不挠,有似于义;有瑕于内必显于外,有似于信;垂之如坠,有似于礼。”而基督教文化所倡导的人格范式——圣徒,其内在的圣灵会结出九种果子:“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

而菩萨这种人格范式又具有怎么样的人格品质呢?《梵网经 》中对此有详细的描述。菩萨的人格品质被归纳为十种发趣心、十种长养心、十种金刚心和十种境地,共四十种人格品质。

发趣心:一舍心;二戒心;三忍心;四进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护心;九喜心;十顶心。

长养心: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舍心;五施心;六好语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慧心。

金刚心一信心;二念心;三回向心;四达心;五直心;六不退心;七大乘心;八无相心;九慧心;十不坏心。

种境地:一体性平等地;二体性善慧地;三体性光明地;四体性尔焰地;五体性慧照地;六体性华光地;七体性满足地;八体性佛吼地;九体性华严地;十体性入佛界地。

自在,是人的一种存在体验,它比安全感、尊严感和成就感更深刻。自在是底层的心理体验,它能稳定人的情绪,它超越了安全、尊严、成就等体验。佛学文化强调对自在的体验,并将自在体验做为佛的一种神通能力。比如《法华经》就提到“复闻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

观自在菩萨,又名观世音菩萨。众生遇难只要诵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解脱,故名“观世音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般若(bō rě)是一种智慧,又称般若智慧,它是一种“终极智慧”。波罗,彼岸;蜜,到;多,叹词,可以理解为“了”。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其意为:深入修习般若智慧,使自己处于彼岸的体验之中。

照见,是直观地看见,是一种直接的体验,不是反复思考。

五蕴,指人的五种心理活动,色、受、想、行、识。

“色”是个体对物质世界的视觉感觉,包括显色和形色。显色:青、黄、赤、白等。形色: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

“受”是个体对物质世界的感受,包括触觉、嗅感、听觉、味觉等。

“想”是个体对世界的知觉和情感;

“行”是个体的意志活动;

“识”是个体对世界的认知活动,包括对事物的抽象概念、对事物的识别以及价值判断。

五蕴所对应的现代心理学概念就是“认知、情感、意志行为”这三个心理过程。其中“色”、“受”、“识”对应认知过程。“想”对应情绪情感过程。“行”则对应意志行为过程。

修习般若智慧的方法就是对自身的心理过程(知、情、意)进行反观,用直觉体验到自己的心理过程是“空”的。这一过程就称为“照见五蕴皆空”。

“空”不仅是一种概念,更是一种体验。所以,“空”不能用思维来完全抵达,还需得用体验才能抵达。

“空”是一种不真实感、人为造作感、虚假感、幻觉感。如果你发现有人欺骗了你,那么此人之前所说的,就会给你一个“空”的感觉。此人继续说什么,你也会有一种“空”的感觉。他所说的,都是人为造作的,是虚假的。此时的“空”,是空掉了这个人,空掉了这个人所说的话。但还不是“五蕴皆空”。

如果有人某天突然感觉到自己以前花大价钱买的许许多奢侈品包包,其实都是交了智商税,他感觉到自己被欺骗了,他就会有一种空无感,他空掉的是奢侈品包的价值感。但还不是“五蕴皆空”。

如果有人某天突然感觉到自己孜孜以求的名利,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他就会有一种空的感觉,一种幻灭的感觉。当他想到当初自己为了争名夺利费尽心机,还因为求名利不得,而寻死觅活,不禁哑然失笑。他空掉了名利,空掉了名利的价值感。但还不是“五蕴皆空”。

五蕴指的是人的心理过程,所以“五蕴皆空”,空掉的不是物质世界,空掉的是“色受想行识”这些心理过程,也就是空掉了知觉、概念、分别、评价、意欲等心理活动。

人不仅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更是生活在自己的心理活动中。人的痛苦一部分是物质世界的、具体的、生理性的痛苦,但更多的是心理活动所带来的痛苦。五蕴皆空,空掉了人的心理活动,也就救度了人的心理痛苦。所以经文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活动是“空”的,是虚假不实的?

首先,人的认知活动是其他心理活动的基础,但是人的认知活动却是不客观、不全面的。比如,认知活动是以概念为中心进行的,而人在将具体事物抽象为概念时,必然是片面和带有扭曲的。而在以概念为中心进行推理、判断、评价时,往往又因为信息不足,无法得出有效的结论。人的多疑、焦虑等情绪也就由此产生。

在所有概念中,自我概念是一个重要概念。自我概念决定了一个人的情感亲疏、意志欲望。自我概念和其他概念一样,也是片面和带有扭曲的,所以以此为基础产生的情感、欲望往往也是主观的、片面的。而这些主观的、片面的情感与欲望,与现实不相符合,就会产生冲突,就会带来心理上的巨大痛苦。

“照见五蕴皆空”,就是看到了人的心理活动的局限性。无论是悲观的想法、还是乐观的想法,都只是一些想法而已,都是人为造作的。不要把心理活动当做真实之物:无论情感多么纠葛,它都是人为造作的;无论欲望多么炽烈,它都是人为造作的。

人必然会有心理活动,也就必然会有悲喜。人可以看空五蕴(心理活动),但不能消除五蕴(心理活动)。人有心理活动,但如果知道了心理活动的局限性,就不会执着于自己的心理活动,就会以平常心对待,而不会陷入巨大的心理痛苦之中。

 

人有心理活动,就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人有自我意识,就有成败得失,这时就需要直面风雨,生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情当我们照见五蕴皆空时,知道了离合悲欢、是非成败都是心理活动的造作,这时我们又会获得“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宁静

《心经》原文:2、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释义:

舍利子

舍利子,人名,又称舍利弗,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由于这段经文描述的是智慧修的内容,所以佛陀对话的对象就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子。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针对修行人不同的个性,就有了不同的修习方法。智慧型的人,当然以修习智慧法门为方便。

众多的修习法门可以归纳为三大类——智慧、虔敬和布施。它们分别对应了人的三种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当然这三者是相互影响的,只是看以哪一个心理过程为突破口。所以,一个人在成长中,有些阶段以虔敬为主,有些阶段以智慧为主,而有些阶段则以布施为主。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空,是人对心理活动这一事件的体验。所以,空不能独立存在,空这种体验是依附于心理活动的。

色受想行识,这五种心理过程有“空”的特性,即有“造作”的特性,有“片面”的特性,有“错谬虚假”有特性。

《心经》原文:3、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释义: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诸法——个体对世界的种种看法、想法、观点、概念。诸法空,指的是个人对世界的概念、看法是空幻不真实的。

空,是一种体验,是不真实、空幻的体验。相,是将一种概念、体验转化为存在体验。

比如,“着相”就是把存在固着在某一个概念上或是某一种体验上,只有这种概念或体验才能提供存在感。这时人是不自由的,也是不自在的,是依附于某一种心理活动而存在的。

“空相”是将空的体验转化为存在体验。空,是五蕴皆空,也就是心理活动是空,当个体意识到心理活动是空时,心理活动就会停止,即无是非,无评价,无分别。“空”中会生出“空相”,也就是生出存在体验——个人的存在。这个空相,成为个体的存在,个体就是自在的,自由的,不依附于某一种心理活动的实现。而这个“自在”,体验起来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这个“自在”的存在体验又称为“佛性”。所以“空相”即“佛性”。

人人皆有佛性,是指人人都可以找到以“空”为存在的体验,都会获得“五蕴皆空”后的自由与自在。而这些自由与自在,能帮助个体的人性和人格充分地成长以至完善。所以,证得菩提智慧,就能修成菩萨的仁爱,金刚的意志。

要找到自由与自在的体验,就需要先体会到“五蕴皆空”。“五蕴皆空”的体验能让心理活动停止。心理活动停止了,空相(佛性)就是会浮现出来。空相(佛性)是绝对存在的体验。

体会到“五蕴皆空”则停止心理活动,这是《心经》提出的法门。而《维摩诘经》则提出另一种法门——“不二法门”。所谓不二法门,就是“不二分”。因为人的思维都是二分的,如果人的思维不二分了,思维也就停止了。而思维停止了,空相(佛性)就会呈现出来。

而在《楞严经》中,则提出了“见精法门”。见精,就是观察者。“见精法门”也就是“观察者法门”。人的心理活动如同一条河流,人若进入这河流,起起伏伏,就是悲欣交集。人若能站在岸边,则是观察者,能看到悲欣交集,但又有一份宁静、从容。这份宁静、从容就是绝对存在。绝对存在提供了一种永恒感。这个永恒的“观察者”恰如一轮明月,亘古不变,看尽人间和人生的诸多变化。我们可以借用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来做类比: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所以,当空相呈现,思维停止,就没有色受想行识等心理活动。不会去区分“明与无明”,不会去区分“生老病死”,不会去思考产生苦难的缘由(苦、集),也不会去思考解脱的方法(灭、道)。既没有智慧产生,也没有什么心得。当绝对存在呈现,所有的苦难如衣服一样,可以自然脱落。如蛇蜕皮、如蝶破茧,人的存在与人的心理活动做了分化、剥落。

《心经》原文:4、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释义:

无所得,也无所失,所以心中没有挂碍。没有挂碍,自然没有恐惧。没有挂碍,就不会心生妄想。没有挂碍,就会有最底层的存在(绝对存在)。

究竟,最底层的存在体验(绝对存在)。涅槃,即心理活动的寂灭,涅槃中空相、佛性会呈现出来。

《心经》原文:5、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释义:

三世诸佛,依照“至彼岸的般若智慧”,就获得了深度的正等直觉(绝对存在)。所以,“至彼岸的般若智慧”可以做为咒语反复诵咏。反复诵咏此咒,可以除去内心里的一切苦毒,此乃真实不虚,多有验证。

让我们一起来吟唱:去吧!去吧!度过去吧!大家一同度过去吧!让我们快快证得深度的正等直觉(绝对存在)啊!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访客评论

暂无评论  
发布评论 发布者姓名: 验证码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评论内容:

© 成都心灵之家心理咨询中心制作  版权所有 200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