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目 录

      

 

 


爱的情感发展(3)

作者:陈虹   发布时间:2014-10-20  查阅次数:2937 次

付出爱

   如果说得到爱是完善自我,那么付出爱就是实现自我。两种情感的指向不同,有进有出,让爱的情感成为活水在内心流动,生命也随之充满活力。

   付出爱是想要给予他人和世界以关爱,希望给他人带去温暖、幸福和满足,为事业、真理和世界奉献自己的情感。付出爱和得到爱一样,也是自我的内在需求,我们渴望得到也渴望付出,得到是拥有的满足,付出是自我实现的满足。为我们所倾慕、欣赏的对象,为那些需要关爱和帮助的生命,也为真理、正义和所有值得付出的一切。不管付出的心理基础是什么,付出爱都能带来一种忘我的情感体验,感受到自我充实而富有意义的生命。所以付出爱虽然是在付出,但情感却能获得巨大的满足,这也是得到爱所无法体会到的精神享受。

   能够在付出中获得满足感,是因为自我通过付出完成了自己爱的情感,这样的付出越多,自我所得到的情感满足也就越丰富,如果付出不是出于爱的情感,而是一种不得不为之的行为,那么自我就会因为付出而枯竭,不但不能享情感,而且还会背负爱的负担。这些不得不为之的动力不是一份自主的情感,而总是一些被迫的理由,如道德、责任和讨好等。这里的道德和责任不是因着情感,而是不得不遵守的规则,违反了就要背负大逆不道的罪名,讨好的付出也只是为了交换对方的那个“好”,一份来自对方的关注、认可、怜惜和喜爱等。自己不能背负大逆不道的罪名,更不能缺少来自他人的情感,所以才不得不付出,这样的付出是基于内心的恐惧,而不是爱的情感,当然也就带不来情感的满足,如果恐惧持续存在,就不得不持续这样的付出来防御恐惧,这种只付出而没有收获的状态最终必然导致心力枯竭。

   Z女士是个热心人,总是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一样关心备至,有时甚至超过了别人的愿望。对于知恩图报的人来说,会非常感激她,并找机会回报,但遇到那些自我中心者,不但不会感激,还会挑剔她做得不够好。每当遇到这样的人,她总是很愤怒,觉得他们不识好歹,而且难以放下这份委屈,只有下定决心,再也不对这些人好了。

Z女士其实并没有从付出本身中获得满足感,虽然意识上她觉得自己很无私,但事实上这些付出是需要回报的,也许这个回报并不是得到什么实际的好处,而只是一句感谢和认可,但不管是什么,她总是在内心进行着某种交换,按照自我内心的公平原则生活。只要存在公平原则,就一定存在交换,公平本身就是对交换是否得当的评估,然而,当付出只能在交换中得到满足时,付出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也不可能给自我带来满足。

 所以能够享有付出爱的情感关键在于自我可以在付出中体验情感满足,即所谓的道德愉快,让付出进入一种可以收获情感满足的良性循环,内心才不会因付出而枯竭,反而是越来越丰富。付出成为意愿本身,那么一定具有自我实现的意义用于交换的筹码和逃避内心恐惧的方法,只有这样的付出才能真正带来内心满足,使付出爱成为一种爱的良性循环,不管结果如何,都是一种自我生命的彰显和成全,具有任何结果都无法抹杀的生命意义。

当经历个人成长的Z女士可以接纳那个自私的自我,开始享受自爱的情感时,她对他人评价的依赖也就随之减少了,这时候再去付出,更多就是出于一种自愿的情感,虽然也可能被挑剔,内心也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但能够换位理解的她也就不再那么想不通了。她更多体验到的是一种自我情感的实现,不管对方是否理解,这就是她可以享受的与人连接的方式,在尊重的基础上给予别人需要的帮助,能够让她体验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可见,克服了自己内心的恐惧才可以享有付出爱的情感否则,所谓的付出爱不过是被利用来证明自己的策略罢了,去爱的过程本身并没有意义。所以,要付出爱的情感健康发展,一方面是需要拥有自爱的情感,能够认可和关爱自己,另一方面还需要学会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去体验爱,虽然付出爱也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并不是前两种情感基础上的产物,但当自我都处于恐惧、饥渴和敌意状态时,是没有力量去实现自己的。

   所以不管是哪一种爱的情感,它的成熟都必然伴随着自我的成长。爱既是我们内心的渴望,是我们心理成长的原动力,同时也是心理成熟度的晴履表,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才能给爱赋予自主的灵魂,让爱的需要在自己和别人身上都得到实现。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访客评论

好文章,把人的情感需求的作了全方位的阐释

喜儿

发布评论 发布者姓名: 验证码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评论内容:

© 成都心灵之家心理咨询中心制作  版权所有 200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