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目 录

      

 

 


自由之境——存在主题之五

作者:陈虹   发布时间:2011-07-03  查阅次数:12653 次

自由是一种感觉,觉得自己的生命力不受束缚,可以自由自在地表达。自由之境就是这种感觉自在的心境状态。
    想自由自在地活着是每个人的愿望,然而,人毕竟是有限的。我们身体是有限的,吃五谷生百病,即使再强壮也无法抵御天灾人祸、生老病死。我们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只能认识到有限的知识,有限地给予爱和获得爱。我们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律法、道德和各种规矩管着,触犯了就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当我们意识到这些有限,受束缚的感觉也就产生了。而且我们越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限制上,越是期待它们不存在,以获得没有限制的完全自由,受束缚的感觉就会越强烈。

    那么,我们的自由在哪里,自主的人生又将如何获得?

    首先,自由必须是接受有限性的自由,否则成了自我中心式的虚无的幻想。这种幻想与我们激发创造力的想象有着本质区别。创造力是在接受自我有限的基础上产生的,比如我们希望自己可以飞翔,就需要接受自己没有翅膀,然后才会去不断探索客观规律,进行试验和接受一次次失败,最终发明飞机来实现我们关于飞翔的愿望。而虚无的幻想者却不是这样,他们不能接受没有翅膀的事实,怨恨自己怎么就不能飞,或者成天沉浸在对翅膀的幻觉中。他们从根本上就认为自己应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当然也就不会费尽心思去探索与创造了。

    这种否认有限性的自由要求,不但不能获得自由感,反而会令自己更加沮丧和无助,它就像一个“自负”的牢笼,束缚了我们最具主观能动性的部分——探索与创造,从而阻碍了智慧、情感和各种行为能力的发展。

    在情感方面,自由是一种自主的内在体验,是独立精神的产物。如果我们总是期待外在给予才能感到自由,那就一定会常常感到不自由,即使我们已经很少受到限制,但别人的一种态度、一个要求可能都会让我们感到难受,更别说要遵守制度、律法了。我们的情绪会深深受到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就好像幸福的钥匙握在别人手中,包括爱和尊严都必须得到别人的施舍,别人不给自己就什么都没有,这还怎么谈得上自由呢?

    如果放弃对外在的心理依赖,看到自己自主的力量,那么就没有人会让你不自由。即使你的手脚被缚、行动受限,甚至濒临绝境而毫无生机,你也绝不会委屈和抱怨,因为你仍然可以是自由的,仍然可以为自己看中的东西做一个选择,即使那只是一种态度,即使最终也无法战胜恶运,但你的灵魂是自由的,你能够感受到自己顽强的自主感,感受到自己不屈的自由。

    在行为上,自由是选择与担当责任的结果。人生充满了各种选择,可以说我们随时随地都在选择,即使你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但还是有不少人不让自己意识到自己在选择,因为选择了就要承担后果,他们自欺欺人地认为没有选择,或者让别人选择来逃避责任。于是,他们宁可放弃选择的自由,其实是在自由与责任的纠结中选择了不自由。就好像一个人恐惧死亡就提前杀死自己一样,这种自我剥夺不仅付出了自由的代价,也将付出生命的代价,自我会因此变得依赖而麻木,因为对自主的放弃等于是在放弃自我。

    如果说有限性是自由的轮廓,自主精神是自由的血肉,那么责任能力就是自由的骨骼。只有骨骼健全了,血肉才能生长,自由才能成形。

    由此可见,自由的人生境界是自我成长的结果,你需要打破全能自我的束缚,接纳和尊重真实的自己;需要拥有独立的精神世界,能够给予自己尊严和爱的情感,还需要培养责任能力,能够担当自己对生活的选择。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自主的人,拥有属于自己的自由之境。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访客评论

读了豁然开朗,真心喜欢这样的文章。

五月风暴

喜儿

发布评论 发布者姓名: 验证码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评论内容:

© 成都心灵之家心理咨询中心制作  版权所有 200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