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目 录

      

 

 


关于安全感

作者:陈虹  发布时间:2023-09-04  查阅次数:703 次

  安全是一种本能的需求,如果没有这种需求,生存就会受到威胁,因为没有危险的概念,就不会启动自我保护。所以,是否安全的判断,对任何动物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感觉不安虽然会有恐惧,但对于更好的生存却是有益的。

  由此看来,是否安全的感觉是一种提示,对自身是无害的,提示安全就降低防御,提示不安全就处于应激状态,积极想办法应对。这是一种正常的反应模式,然而,这个反应模式却可能出问题,表现为过度安全或者过度防御。

  过度安全者显得很有安全感,其实是极其自负,对危险视而不见,结果经常使自己受到伤害。过度防御者则容易夸大危险,常常草木皆兵,令自己焦虑紧张,手足无措。

  这两种状态看似截然不同,但其实都是由于内心存有难以面对的不安,采取了不同的防御方式而已。过度安全的人用了否认的防御机制,直接用自恋屏蔽掉不安全的感受,所以表现为完全无防备;过度防御的人用的是要求完美的防御方式,试图掌控所有的不确定,并随时启动逃避模式。这两种防御方式都是针对不安的无效应激反应,是非理性的表现,它们也可能同时存在于一个人,所以我们常常发现一些人对真正的危险视而不见,对一些安全范围内的事却大惊小怪,极度恐慌。

  这内心难以面对的不安最初是创伤体验带来的创伤体验是当事人难以承担和应对的刺激,它能让大脑持续处于无助的应激状态,形成久久难以消退的兴奋灶,使个体始终处于不安的非理性状态。尤其是对于有着自我意识的人类,一旦进入这种状态就极易产生泛化,因为人类有想象力,会用想象将不确定赋予不安的色彩,并试图在每一件事情上寻找安全感,这必然进一步强化了不安全感,让不安的底色蔓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创伤可能是单一事件,也可能是持续不断的多发事件,而这些事件之所以能够成为创伤,与个体承担风险的能力密不可分,承担能力越强,就越不容易形成创伤,反之,就越容易成为创伤刺激。同时,已经形成的创伤体验会因为承担能力的提高产生矫正性体验,即对创伤事件不再感到难以承受,而在心理承担能力薄弱的方面,也可能产生新的创伤。因此,创伤的产生也是因人因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

  比如与父母分离,对幼儿来说可能是创伤,而对成年人来说,就很难再成为创伤,因为成年人已经有独立生话的能力,但如果这个成年人在心理上仍然很依赖,那么分离体验就依然是创伤。再比如,同样是恋爱失败,对情感依赖的人来说就可能是创伤,以至于在下一段亲密关系中总是疑神疑鬼,特别没有安全感,而对于情感独立的人来说,失恋虽然也痛苦,但却不构成创伤,在关系中仍然可以有信任。

  可见,创伤带来的不安全感可能因承担能力的提高而减弱,基于这一原理,我们可以通过提升承担能力来修复那个不安的底色,使安全感恢复其理性的检验功能。具体方法很多,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在感受层面提高个体的承受能力,即在创伤事件下获得矫正性体验,让创伤体验变成可以承受的常态体验。二是在精神层面提高对不安全的承受力,即接纳人世间不确定的灾难和痛苦,从而超越不安全的影响力。这也是一种矫正性体验,它能终止灾难化想象带来的恶性循环。三是运用灵性智慧来看空痛苦,从而降低对不安的防御,获得内心宁静。

  第一类属于行为矫正技术,比如暴露疗法、系统脱敏等,即直接或分级分步骤来面对创伤事件,并加入放松技术,让当事人在应激事件出现时,身体仍然可以放松下来,从而提高个体对恐惧的承受力,随着承受力的提高,当事人将不再感到紧张无助,这对于之前的惊慌失措就是一种矫正性体验,必然会降低不安的兴奋灶。种方法对于还没有产生泛化的不安全感比较有效。比如矫正动物的创伤体验,以及人类的特异性恐惧,像恐高、恐物等但对于已经泛化的不安全感,比如广泛性焦虑,这种方法的作用就很有限了。

  第二类方法是要培养接纳的内在力量,打破排斥不安全感带来的强化过程,即不安—灾难化—更加不安的恶性循环,从而降低不安的兴奋灶,使安全判断恢复正常。然而,要让一个以获得安全感为中心的人接纳不安全感,除非自我需求发生变化,从安全需求转变为更高级的精神追求,否则,所谓的“接纳”就会形成压抑。真正的接纳必须是自我意识的扩展,当一种以精神价值为中心的意识登录后,就可以超越安全的需求,实现对不安全感的接纳。比如,英雄原型、冒险者原型、体验者原型,观察者原型,创造者原型、开拓者原型等,这些原型都把勇气、体验、责任、创新等精神价值看得比安全重要,因此更容易接纳不安全感。再加上审美者这个情感化原型的登陆,所有的负面情绪都将被转化为情感,成为生命深刻而丰富的一部分。这种能带来人格成长的方法,也是解决不安全感最彻底的方法。

  第三类借用了佛学思想,即看空一切拥有,获得空性的存在感。因为人的不安全主要是自我存在的不安全,以肉身作为自我存在就怕失去肉身,以尊严和价值感作为自我存在就怕失去尊重和价值,以关系为归属的自我存在就怕失去关系。只要是依附于任何不可控的东西来感受自我存在的,就一定会有不安全感。同理,如果心无所住呢?什么都不依附,也就没什么不安全了。这时候的状态被叫做“无我”之境,没有自我意识,但仍然有存在感。这对于焦虑较重,但又渴望内心宁静的人比较适用,只是对悟性的要求比较高。

  临床中更多是三种方法的结合,目的都是提高当事人的承担能力。有的咨询以为矫正性体验就是让没有安全感的人重新体验到安全感,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暂时减少焦虑,但时间不会太久,当事人就又会陷入焦虑,甚至之前的方法也不再有用,因为对不安全感的逃避就像吸毒,一时的满足只能缓解症状,真正的治愈只能戒毒,才能最终恢复健康。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访客评论

暂无评论

 
发布评论 发布者姓名: 验证码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评论内容:

© 成都心灵之家心理咨询中心制作  版权所有 2005年12月